作者: 来源: 新华网 发表时间: 2023-09-20 08:52
2018年9月,王晋康、杨枫、刘慈欣、斯琴夫(从左至右)在青海冷湖“火星营地”留影。受访者供图
《三体》责编、《科幻世界》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接受记者采访。 梁家旗摄
自2006年刘慈欣出版《三体》第一部开始算起,直到现在,华语科幻都还没有一部在影响力上全面超越《三体》的作品。也正因此,当下的科幻文学,在业内被称为“后三体时代”。关注华语科幻的人们难免会好奇:下一部堪比或者超越《三体》影响力的科幻作品,将会在何时出现?谁将是“下一个刘慈欣”?
近日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姚海军、吴岩、三丰、韩松、杨枫、姜振宇、陈梓钧等多位活跃在华语科幻圈的资深人士。他们有的是科幻出版人、科幻杂志编辑、科幻机构负责人,有的则多年从事科幻高等教育,是科幻研究者、科幻创作者。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,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。
“后刘慈欣时代”青年科幻作家应该如何写作?
用《三体》责编、《科幻世界》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的话来说,“科幻作家们过去只是默默写作,今天许多人已经来到聚光灯下。”
未来的科幻作品要直面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
下一部爆红的肯定和《三体》非常不一样
对于下一部爆红的华语科幻作品,吴岩说:“很难预测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:这个作品,一定会和《三体》非常不一样。”
《三体》是一个高峰也是一个起点